2025秋季全国中小学消防安全课心得体会范文参考

  【写作技巧参考】

  写消防安全公开课观后感,可参考以下要点:

  1.明确主题与核心内容

  开篇简要概括公开课的核心主题,引出对课程内容的整体感受。

  2.结合实例与案例

  援引公开课中的真实火灾案例或实验,分析其成因及后果,强调“隐患就在身边”的现实意义。

  3.突出知识与技能收获

  列举学到的实用知识,强调“预防大于救灾”。

  4.表达对消防员的敬意

  提及消防员的英勇事迹和专业技能,表达对他们守护生命的感激与敬意。

  5.反思与行动呼吁

  反思自身及周围人的消防意识不足,呼吁身边人共同学习消防知识,参与安全演练,营造安全环境。

  6.结尾生化

  采用总分总结构,结尾升华主题,如“消防安全,从我做起,守护生命家园”。

  【参考范文】

  智慧之火,安全之灯——观2025年秋季全国中小学消防安全课有感

  当两千年前的智慧穿越时空,与当代消防科技在屏幕上交汇,我仿佛目睹了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这场别开生面的消防安全课,不仅刷新了我对安全教育的认知,更让我深刻体会到中华文明中早已蕴藏的安全智慧。

  “论语中的消防安全”环节令人耳目一新。郦波教授引领我们跟随孔子周游列国,解读那些看似与消防无关的经典语句中蕴含的安全之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不正是消防安全预防为主的古老诠释吗?“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提醒我们在安全问题上要虚心学习他人经验。最让我震撼的是“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的故事,孔子在马厩失火时首先关心的是人而非财物,这种以人为本的安全理念,穿越两千五百余年依然振聋发聩。古人早已参透的安全真谛,我们今日仍在学习践行。

  实验互动环节则将抽象知识转化为具象认知。当看到插排满载时红外线图像显示的温度急剧升高,我终于明白了“满招损,谦受益”在电气安全中的现实意义。那个看似无害的多口插排,竟成为潜在的火灾隐患。浓烟在先进仪器下无所遁形,揭示了火场头号杀手的真面目——原来烟雾中的有毒气体才是致命元凶。科技让不可见的风险变得可见,让模糊的认识变得清晰。

  实景探索部分最是触目惊心。跟随镜头走进“熟悉”的场景,我才惊觉日常生活中竟隐藏着如此多的安全隐患:充电器长期插在插座上、楼道里堆放的杂物、厨房燃气灶旁的易燃物……每一个细节都可能成为火灾的导火索。这让我想起《中庸》所言“致广大而尽精微”,安全既需要宏观重视,也需要微观细致。

  三个求生锦囊的分享将课程推向高潮——保持冷静、判断环境、选择正确逃生方式。这些锦囊妙计既融合了现代消防科学,又暗合中国传统智慧中的“临危不惧”、“因地制宜”。

  观罢全程,我恍然领悟:消防安全不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种文化,一种流淌在中华文明血脉中的生存智慧。从孔子的“伤人乎不问马”到今天的“生命至上,安全第一”,这种以人为本的理念一脉相承;从古代的“防患于未然”到现代的预防为主,这种前瞻思维跨越时空依然闪光。

  这堂课最美妙之处,在于它让安全知识不再冰冷,而是有了文化的温度和历史的深度。它告诉我们,安全不是外在的束缚,而是内在的修养;不是临时的应对,而是日常的习惯;不是现代独有的课题,而是古今相通的智慧。

  消防安全,归根结底是生命教育。这场别开生面的课程,在我心中点燃的不是恐惧之火,而是尊重生命、珍视安全的智慧之灯。这盏灯,将照亮我前行的每一步,让我在未来的生活中,既能传承古人的智慧,又能运用现代的知识,真正成为安全的主人。

  》》 2025秋季全国中小学消防安全公开课回放视频(完整版)

相关推荐: 2025北京开学第一课播出时间是几点到几点?

  2025北京开学第一课播出时间是几点到几点?   2025年8月30日20:00首播、8月31日、9月1日   直播平台:北京广播电视台新闻频道、卫视频道播出,“北京时间”网络平台、“北京交通广播”“北京应急”新媒体矩阵等40余个平台   直播主题:“大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