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政发〔2015〕2号
各乡镇人民政府,地区、街道办事处,县政府各委、办、局,各县属机构:
《密云县关于调结构转方式发展高效节水农业的意见》已经第65次县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工作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密云县人民政府
2015年1月6日
密云县关于调结构转方式发展高效节水农业的意见
为加快农村改革,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根据《北京市关于调结构转方式发展高效节水农业的意见》,结合本县实际,制定本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指针,深入贯彻落实密云生态涵养发展区工作方略,以节水富民、提质增效为目标,深入优化农林牧渔业结构调整,充分融合二三产业发展,突出都市型现代农业生产、生活、生态、示范四大功能,加强农业灌溉设施建设,推广农业节水技术,提高农业用水效率,为建设“绿色国际休闲之都”提供重要支撑。
二、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量水发展。按照以水定地、以水定产的方针,大力推进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全面推广高标准节水技术,依法治水,提高用水效率,保障首都水源安全。
二是坚持生态优先。更加重视农业的生态功能,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更加重视农业的循环减排技术应用,大力发展生态友好型现代农业;更加重视造林绿化,逐步形成山水林田湖自然景观和城乡环境相互融合、相得益彰的生态格局。
三是坚持有减有保。合理规划调整农业结构,压减地下水严重超采区和水源保护区高耗水作物生产,调减畜禽养殖规模,稳定绿色蔬菜、特色林果、有机渔业和籽种农业发展。
四是坚持农民增收。充分考虑产业调整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多渠道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大力发展生态、有机农业,鼓励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积极引导农民转变生产方式和转岗就业,实现保水与富民协调发展。
三、主要目标和任务
按照农林水结合、城乡互动、统筹协调的思路,到2020年底,达到“两能力一水平”的全面提升,实现农业节水以下目标:
全面提升农业节水能力。通过调结构、配改建设施、推广节水新技术新品种、健全管理机制等有效措施,逐步减少农业用水量,提高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农业灌溉用水系数从0.7提高到0.75。
全面提升“菜篮子”生产能力。按照规模化发展、园区化建设、标准化生产的要求,稳步提高“菜篮子”自给率、控制率、合格率。加强市场营销体系建设,提高中高端产品市场供应能力。
全面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推动循环农业发展,积极开展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测土配方施肥、畜禽养殖粪污处理,逐步降低化肥、农药使用量。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满足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休闲消费需求。实现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率90%以上、测土配方施肥面积80%以上、规模畜禽养殖粪污处理率100%。
(一)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总体调整目标任务:按照“调粮、稳菜、减畜牧、控水产、大力发展林果业”的目标,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重点调整地下水严重超采区和水源保护区农业结构。
截至2013年底,全县农业总占地80.7万亩,其中,粮田作物占地22万亩,占27.3%;果树占地45万亩,占56%;蔬菜3.6万亩,占4.5%;林地面积8.3万亩,占10.3%;畜牧水产养殖占地1.6万亩,占2%。
2020年调整后,在农业总占地不变的基础上,粮田种植面积调减到14.5万亩,占18%;果树占地45.2万亩,占56.3%;蔬菜5万亩,占6.2%;林地面积14.1万亩,占17.6%;畜牧水产养殖占地1.55万亩,占1.9%。
粮田调减的7.5万亩,重点是扩大平原造林及水源涵养林面积4.1万亩,新发展基本菜田1.4万亩,景观及花卉种植2万亩。
1.严重超采区调整目标任务
本县西田各庄镇、十里堡镇、河南寨镇部分地区为地下水严重超采区,农业用地总面积4.1567万亩,其中粮田2.84万亩、菜田0.98万亩、渔业养殖0.03万亩、果树0.09万亩,超采区规模养殖场0.2167万亩。
到2020年调整后,逐步有序退出1.5万亩生产性小麦种植,稳定现有规划菜田面积,发展生态景观作物和雨养作物种植1万亩,增加平原林地面积0.5万亩。畜牧生猪出栏缩减2万头,出栏9.7万头;肉禽出栏缩减81.5万只,出栏244.5万只;渔业养殖0.03万亩全部退出。
2.水源保护区调整目标任务
该区域农业总占地41.41万亩,占全县农业占地的51.4%。其中,果树28.96万亩,粮油作物10.54万亩,蔬菜1.23万亩,花卉苗圃0.26万亩,畜牧水产0.42万亩。
调整后,依据自然生态环境优势,退出传统粮食生产6万亩。其中生态林建设3.6万亩,露地冷凉菜田种植1.4万亩,景观种植1万亩。采取旱作雨养和高效节水技术,重点发展绿色有机农业,种植有机杂粮1万亩,加强规模畜禽养殖场环境及节水工程建设,退出规模畜禽养殖场10个,占地200亩。按照标准化观光园标准,集中连片更新改造低效果园4.2万亩。
(二)调整农业用水结构
全县农业用水由2013年2991.7万吨减少到2020年2400万吨,减少用水比例19.8%;畜牧用水由2013年400.7万吨减少到2020年380.7万吨,减少用水比例5%。
地下水超采区大田灌水定额为150立方米/亩以下;水源保护区设施作物年均用水量控制在500立方米/亩以内,露地菜田及大田作物年均用水量控制在200立方米/亩以内,果树年均用水量控制在100立方米/亩以内。
(三)调整农业收入结构
截至2013年底,全县共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7.3亿元,比上年增长3.8%。其中,农业产值20.8亿元,林业产值5.6亿元,畜牧业产值19亿元,渔业产值1.1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产业0.8亿元。
到2020年,全县预计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8.3亿元,比2013年增长2.1%,其中果树6.1亿元,粮经2.7亿元,蔬菜7亿元,林业14亿元,畜牧业15亿元,渔业2亿元,休闲农业1.5亿元。
四、主要节水措施
(一)推进灌溉节水技术
按照地下水管起来、雨洪水蓄起来、再生水利用起来的原则,全面推进设施节水、农艺节水、机制节水、科技节水,提高农业用水效率。
按照全市2020年新增节水灌溉面积200万亩的目标,我县将全面推进节水农业建设,同时大田采用喷灌,设施、果树采用滴灌、小管出流等节水方式,发展一批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区,力争新增节水面积8.5万亩(粮食3万亩、蔬菜1.7万亩、果树3.8万亩)。
(二)推广农艺节水技术
推广菜田高效精量节水、旱作农业节水、大田作物节水、水肥一体化等技术。
1.粮经生产,推广引进抗旱节水品种、测土配方施肥、保护性耕作技术、机械化深松深耕、土地整治、病虫害绿色防控、秸秆还田、节水综合示范等农业技术,促进全县旱作节水农业的发展。
2.蔬菜生产,积极推广水肥一体、膜面集雨、精量灌溉等节水技术。
3.水产养殖,科学利用密云水库渔业资源,严格管控池塘养鱼,在现有养殖小区内大力推广微生态制剂调水、全封闭循环水工厂技术等生态节水技术。
4.果树生产,引进抗旱品种,推广地膜覆盖和树下生草技术,采用高效节水现代果树栽培技术和生物动力有机农药技术进行全方面节水。
(三)加强农业用水节水机制管理
强化灌溉用水标准管理,针对不同作物、不同耕作方式,制定节水的精细化标准,明确设施作物年均用水量控制在500立方米/亩以内,露地菜田及大田作物年均用水量控制在200立方米/亩以内,果树年均用水量控制在100立方米/亩以内,强化灌溉用水收费管理,推进农业综合水价改革。实施用水总量控制、计量收费、超计划用水加价相关制度,因地制宜改造节水设施,实现节水设施全覆盖,并建立节约用水奖惩机制。
五、政策保障
(一)制定农业政策
划定基本农田和菜田,建立节水补偿制度试点。落实地下水超采区有关政策,非超采区实行基本菜田最低保有量制度和种植补贴制度。加大冬季裸露农田治理,试点实施休耕与冬季生态作物种植补贴政策。开展农艺节水、水肥一体等技术研发、示范与推广,支持新型有机肥和高效低残留农药使用。加大对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的补贴力度,支持规模养殖场粪污治理,鼓励扶持通过兼并、重组、合作等形式推进规模化养殖。加强农产品安全监管,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检测检验体系。
(二)制定林业政策
继续实行平原造林及后续管理政策,吸引鼓励企业参与平原造林建设和养护。建立平原地区新增森林资源养护管理机制,组建以当地农民为主体的专业养护队伍。研究制定新增经济林扶持政策;探索制定果园改造扶持政策,推动果树规模化和观光化经营,重点支持规模在1000亩以上的现代化果园建设。
(三)制定节水政策
建立最严格的用水及节水管理制度,通过发放取水许可证,农村机井实现管住取水总量和用途,推进地下水的涵养与保护。加大政府基本建设项目对田间、林地节水灌溉和集雨工程支持力度,建立灌溉管材及设备质量控制机制,确保持续良性运行,发挥工程效益。建立农业节水奖励机制、农业节水灌溉技术服务支持机制、灌溉水利用系数监测考核机制、灌溉用水计量收费与设施运行管护机制。
(四)制定就业政策
积极采取多种措施促进农民就业增收。按照“职业农民培养一批、二三产业转移一批、公益岗位吸纳一批”的原则,切实做好农民就业促进工作。加大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支持力度,鼓励有一定生产条件的农民发展林下经济,鼓励和引导农业企业吸纳本地农民从事一产工作,“签合同、发工资、上保险”。大力发展农村社会公共管理服务、生态建设等公益性项目,逐步在农村推广建立社会公益性组织,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对年龄偏大、劳动能力偏弱、生活困难的农村就业困难人员优先给予“托底”安置。
六、加强组织领导
为保证全县调结构转方式发展高效节水农业工作的顺利开展,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成立密云县调结构转方式发展高效节水农业工作领导小组,由主管县长任组长,成员单位包括县农委、农业局、园林绿化局、农业服务中心、水务局等农口单位及县委宣传部、县发展改革委、科委、旅游委、财政局、人力社保局、国土分局、规划分局、工商分局、食药监管局、环保局等相关部门和各镇政府。
来源:首都之窗
温馨提示:微信搜索公众号【大京事】,关注后在对话框回复【相应关键词】即可获取北京社保医保|公积金|居住证|小车摇号|公租房|政府补贴|公务员事业单位招聘等指南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