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体育局关于印发《2017年北京市群众体育工作思路和要点》的通知

  京体群字〔2017〕6号

各区体育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社会发展局、燕山体育运动中心,各有关单位:

  为推进落实“十三五”时期全民健身工作,贯彻落实《北京市全民健身条例》和《北京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市体育局研究制定了《2017年北京市群众体育工作思路和要点》,现印发给你们。请各单位结合本地区、本单位实际参照执行。

  北京市体育局    

  2017年3月7日    

  

2017年北京市群众体育工作思路和要点

  2017年是北京体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是落实“十三五”时期体育规划、全面贯彻《北京市全民健身条例》、实施《北京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的关键年,我们要以坚韧不拔的毅力、攻坚克难的精神、勇于创新的胆略,高质量完成全年各项工作任务。2017年全市群众体育工作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对北京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全面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和“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以筹办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为契机,以体育事业改革创新为主线,以贯彻全民健身条例为重点,以推进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为基础,实现群众体育新突破,为增进人民福祉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之都贡献力量。

  一、做好宣贯,树立市民健康责任人意识

  贯彻落实新修订的《北京市全民健身条例》,积极动员、广泛组织,充分利用网站和两微一端等全媒体方式,权威解读释义、深入宣传全民健身意识、作用和价值,提升市民是健康第一责任人和主动健身的意识,使健身融入到市民生活、工作、学习之中、成为一种自觉和习惯。做好《北京市全民健身条例》和《北京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任务分工和责任分解,召开全民健身联席会议,配合市人大对《北京市全民健身条例》实施情况进行检查,研制并试行全民健身综合评价体系,开展培训工作,研究编制相关配套文件,编制《北京市群众体育蓝皮书》。

  二、扶持基层,织密全民健身组织体系

  1.着重落实并试点培育扶持基层健身团队的组织建设和活动开展,围绕社会组织、健身团队和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和作用发挥开展工作,带动、引导各级各类体育协会的建设和发展,扶持体育社会组织承担各类群众体育活动、赛事组织、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和管理等任务,构建和完善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2.发挥“枢纽型”社会组织的作用,带动、引导、扶持各级各类体育社团的建设和发展,扶持和壮大基层体育健身组织建设。稳妥推进市级体育社团脱钩工作。重视社区体育协会、老年人体育协会和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的组建工作,使其成为加强基层体育工作的助推器。

  3.加大购买社会服务力度,争取更多经费支持,着力推动各级体育协会实体化建设发展。加大对基层体育组织的扶持力度,壮大基层体育健身组织建设,推动各社区及有条件的村成立基层体育健身协会,带动基层健身团队发展,力争实现基层体育健身组织全覆盖,打造日常交流展示活动平台。

  三、体医结合,促进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

  1.与市体检中心合作开展运动健康管理项目。开展体质健康测评、运动处方开具、运动处方实施、过程监控和激励等试点工作。通过科学运动指导和运动健康科学传播,提升北京市民健康素养,增加规律性运动人口,提高科学健身积极性和主动性,降低慢病发生率,增强和改善市民身体健康水平。

  2.贯彻落实《阳光长城计划——城市减重行动工作方案(2015-2020年)》、《健康北京人——全民健康促进十年行动规划(2009-2018年)》,配合市卫生计生委开展“阳光长城计划——城市减重行动”和市民系列健身活动。

  3.与市中医管理局合作,共同推进首都市民习练健身气功。宣传、推介健身气功和中医养生、保健、康复知识和方法,推动市民树立科学健身养生理念,提升健康水平。

  4.开展全民健身与基层卫生医疗服务相结合的课题研究,探索在街道、乡镇层面探索建设健康促进服务中心。

  四、有的放矢,夯实全民健身设施基础

  1.通过市级体育彩票公益金支持新建专项活动场地509片已纳入2017年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其中篮球场地55片、网球场地12片、多功能球场31片、乒乓球场48片、门球场19片、棋苑344片,进一步完善群众身边的各类场地建设,满足不同人群的健身需求。

  2.建设2片室外简易冰场,并对2015、2016年已建成的6片冰场进行运营试点。新建1片900平方米室外制冷冰场,并对2016年已建成的1片冰场进行运营试点。在具备条件的地点配置100件全民健身工程(滑雪训练器)。

  3.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对新建专项场地等进行监理、验收。

  五、创新模式,突出群众体育赛事活动

  1.举办北京市第十一届全民健身体育节,持续开展十大国际品牌赛事活动、“一区一品”群众体育品牌活动、北京市体育大会、“和谐杯”乒乓球比赛、体质促进项目通讯赛、市民羽毛球挑战赛、市民登山大会、市民拔河大赛、公园半程马拉松等市级品牌健身活动,扩大全民健身日、新年登高等活动的影响力。

  2.大力开展大众足球赛、市民篮球联赛、农民篮球赛、市民业余排球赛等以三大球为主的群众性赛事活动。

  3.强化京津冀交流合作、协同发展,打造一批骑游、车辆模型、羽毛球、网球、龙舟等京津冀品牌赛事活动。

  4.积极开展群众冰雪活动。举办第四届北京市民快乐冰雪季系列活动,打造冰雪运动品牌赛事。

  5.开展全国社区体育经验交流活动。

  6.积极组建北京市群众比赛队伍参加2017年全运会比赛,力争优异成绩。

  六、积极创建,打造街道、乡镇两个平台

  1.开展全民健身示范街道试点创建、评选工作。强化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规范化建设与管理,逐步改善社区居民健身环境,培养大众体育健身消费意识,为加快体育产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2.开展体育特色乡镇、村的创建工作,推动农村体育活动的深入开展。

  七、科学指导,推动体育健身融入生活

  1.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促进社会体育指导员发挥积极作用。大力发展冰雪运动社会体育指导员,在一级培训和岗位培训中加入冰雪运动知识讲授和体验内容。计划培训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1000人、岗位培训1000人,同时授予一级冰雪运动社会体育指导员证书。举办2017年北京市社会体育指导员交流展示大赛。开展《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改革探索试点工作,探索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管理、运行机制。

  2.推广实施《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研制《北京市〈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实施细则》。积极开展达标测试活动,颁发合格证书。开展达标分站赛活动,吸引更多市民参加达标测试活动。

  3.加强科学健身指导,继续办好全民健身科学指导大讲堂和《1025动生活》节目,编制印发《全民健身科学健身指导丛书》,订购发放《老年体育》杂志等。

  八、运用科技,加强全民健身信息化服务

  1.完善北京市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平台,整合数据信息系统,研究推进全民健身工作动态监测制度。

  2.将信息技术手段融入全民健身设施建设、赛事运营推广、健身组织管理等方面,提高全民健身信息化服务水平。

  3.加大全民健身宣传力度,充分利用互联网+健身平台,创新全民健身工作宣传途径和方法。

来源:北京市体育局

温馨提示:微信搜索公众号【大京事】,关注后在对话框回复【相应关键词】即可获取北京社保医保|公积金|居住证|小车摇号|公租房|政府补贴|公务员事业单位招聘等指南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