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后十年,北京将率先在全国基本实现现代化,构建起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基本框架。为实现首都新世纪的宏伟战略目标,为加快实施人才战略,根据《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特制定北京市“十五”时期引进国外智力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
(一)指导思想
“十五”期间引智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认真贯彻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实施人才战略为重点,以人才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充分利用北京申办奥运会成功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机遇,积极引进具有二十一世纪国际水平的外国专家和杰出华人专家,认真组织和选派优秀中青年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出国培训,加快培养现代化建设急需的管理专业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大胆吸收和借鉴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首都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
(二)基本目标
“十五”期间,引智工作要坚持把培养、吸引和用好人才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任务,结合重点工作,不断调整引智项目结构,提高质量和效益;要采取高目标、高投入、高待遇的吸引人才政策,采取有效措施,鼓励和支持企业高薪聘请外国高层次人才;要利用多渠道、多层次引进人才方式,通过政府宏观管理和统筹规划,充分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要坚持引进国外专家和选派高层次人才出国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加快培养一支高水平
的技术与管理人才队伍。
五年内计划聘请外国专家5000人,其中文教专家3000人,政府经费资助聘请的技术和管理专家1000人,经济专家1000人。
五年内计划选派出国培训人员5000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2000人,行政管理和企业管理人员3000人。
二、工作重点
引智工作要紧密结合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适应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要求,突出重点、狠抓成果、提高效益、开拓创新、加快发展,强化政府管理职能,加强对引智工作的宏观调控,加大对重点引智项目的论证和支持力度,促进国际人才市场发展,逐步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引智工作新格局,实现引智工作跨越式发展。
(一)促进结构调整,优化产业布局
引智工作重点结合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带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增强首都经济整体竞争力。要加大电子信息、生物工程和新医药、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环保与资源综合利用等五大产业引智工作力度。积极支持基因工程、生物芯片、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纳米技术等前沿技术开展引智工作,积极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加快软件、微电子等产业基地建设,力求取得突破性成果和产业规模。
鼓励、支持企业引进和利用国外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配合重点企业升级改造工程,做好外国专家聘请和派员培训工作。积极支持和帮助民营科技型企业开展引智工作,推动具有市场前景的新技术的开发应用。
引智工作要针对第三产业发展需要,加快发展首都现代服务业,促进第三产业优化升级。以信息技术开发应用和咨询服务业为基础,推动金融业务、房地产市场、商业网络、交通运输、旅游服务及有关中介服务业务健康发展,进一步增强首都城市服务功能。
为加快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引智工作要以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为重点,推进农业内部结构优化和向生态农业转型,不断提高农业专业化、规模化水平和综合生产能力。重点支持种子工程、节水灌溉、生态保护、灾害预防等方面的引智项目,促进精品、设施、籽种、创汇、加工和观光农业的发展。
(二)促进科技进步,增强创新能力
引智工作要紧密配合首都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大力支持以“首都二四八重大创新工程”为重点的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工程,积极支持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的高新技术研究开发工作,促进产、学、研一体化,加速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加强“一区五园”、“留学人员创业园”、留学人员创办企业等高新技术孵化器的引智服务工作。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制定优惠政策,吸引优秀海外人才来京创业。
要努力促进集成电路和软件产业、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生物医药产业、新材料产业的发展。通过高薪聘请和技术入股等形式,引进外国高水平专家来京工作,鼓励其与中方合作研究和共同开发新产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支持重点大学和重点学科开展引智工作,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的教育管理模式、教学课程设计,推动学科建设,提高教育质量,重点培养学科带头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科研管理人员、科技企业家。
(三)促进城市建设,提高管理水平
根据我市构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基本框架和举办奥运的需求,在城市规划和布局、完善城市功能、重点建设工程、生态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积极开展引智工作,学习和借鉴国外在基础建设、城市交通、生态建设与环境治理、水土资源保护、大气治理等方面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不断增强城市承载力和服务功能。要在加快城市建设的同时,更加重视城市管理工作,学习和借鉴国外在城市管理方面的成功经验,促进电子政务与管理创新相结合,提高城市管理现代化水平,促进可持续发展。
(四)促进智力引进,营造良好环境,
积极稳妥、健康有序地开展出国培训,按照组织、人事部门的统一规划和部署,认真研究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严格选拔和推荐政治素养高、业务能力强、外语水平高、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优秀中青年人才出国培训。加快培养和造就一支高层次的领导人才队伍,培养一批具有世界科技前沿水平的学术带头人和急需的信息、金融、财会、外贸、法律、经济管理和城市管理等方面的复合型人才。
充分利用北京外商多、国外友好城市多、国际交往活动多的有利条件,进一步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不断拓展引智空间,开辟新的引智工作渠道。充分利用首都信息资源优势,整合国际人才交流信息资源,发挥引智服务功能,为引智工作创造新的发展环境。
制定和完善引进国外高层次人才的配套政策,在高薪聘请外国专家、提高和改善专家物质待遇及成果奖励等方面要有新突破。首先为长期在京工作的外国专家提供必要的工作、生活便利条件和交通工具,其次为专家医疗保险和子女就读等提供帮助,第三定期开展表彰奖励活动,建立行之有效的奖励办法。对做出突出贡献的外国专家颁发“长城友谊”奖,并适当给予物质奖励。对引智成效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并在项目、经费上给予重点支持。
采取多种形式和优惠政策吸引优秀海外人才长短期回国工作是新时期引智工作的重要内容,特别是对已取得国外长期或永久居留权、学有所长的海外留学人员,可作为华裔专家邀请回国进行短期咨询和指导、参加学术和专业研讨会,享受与外国专家同等工作和生活待遇。
促进智力引进,积极培育、发展国际人才市场,重点为企业,包括非公有制企业提供人才测评、人才代理等中介服务。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不断拓展引智服务领域,加快国际人才交流信息网络建设。定期向各级引智部门发布引智工作政策、成果、供求项目介绍,努力为需求单位提供更多的国际人才交流信息,开展人才咨询服务。
三、基本措施
(一)加强领导,完善引智工作体系
根据机构改革后管理部门的变化,重新调整我市引智工作领导小组,理顺管理工作部门关系。市引进国外智力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全市政策、规划、协调、指导、检查工作,在实行归口管理的同时,各区县局有条件的部门、单位应明确专门机构或指定专人负责引智工作,构建一个组织健全、工作到位、快捷高效的引智工作管理网络,形成多层次的、相互促进的有机工作体系。
各级人事部门要把智力引进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召开引智工作协调会议,强化政府对引智工作的协调和指导作用。引智管理部门要同各个综合部门密切配合,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规范有效地归口管理引智工作,发挥引智整体效应,促进引智工作有序、高效地发展。
(二)加强引智规划和政策研究工作
提高对引智理论学习的自觉性,增强创新意识。针对新形势、新情况和新问题,加强对我市人才资源状况、首都经济重点发展行业与部门人才需求的调查研究,定期编制引智发展规划,发挥计划的前瞻性、引导性作用。根据国家引进国外智力的方针、政策,结合北京实际,制定“北京市引进国外智力工作管理办法”,不断完善引智工作的政策、规章、制度,达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规范管理。
(三)加强重点引智项目管理,发展引智精品工程
我市要建立“三库一会”制度,即专家库、项目库、成果库和专家咨询委员会,引智工作部门根据各单位引智工作状况和专家评审意见审定项目,下达经费预算,对项目执行情况督促、检查、考核。结合我市“十五”计划重点工作和任务,认真组织实施重点引智项目,坚持“重点项目重点支持、重点项目重点管理、重点项目专人负责”的原则,确保重点引智项目的落实,抓出成效。要积极组织和发展引智精品工程项目,加速引智成果的转化能力,
大力提高引智效益。
(四)加强对外合作,拓宽引智渠道
要发挥各部门的优势和作用,充分利用中外民间科技、文化、经贸、人才交流及友好城市的交往活动,努力开辟国外官方和民间两个引智渠道,促进与国外政府机构、国际组织、知名企业、著名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交流与合作,争取在海外建立一至二个引智办事机构,为我市吸引急需的外国专家、留学人员和接待、管理派出的培训团组创造有利条件。充分利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机遇,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要求,积极培育、发展和规范国际人才市场,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提高北京参与国际化竞争能力。
(五)加强成果推广工作,完善成果推广机制
要注重抓好引智成果推广工作,建立和完善引智成果推广机制,今后五年要依靠行业主管部门,在我市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等领域建立20个示范点、示范基地或示范项目,定期举办引智成果展览,充分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要运用经济手段,按照市场经济原则,完善成果推广管理办法,认真做好成果筛选、评估、鉴定、推广等各环节的工作,加大对重点企业和项目的支持力度,对市重点项目实行动态跟踪,努力使引智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
(六)加强引智经费管理,增加引智专项资金
根据国家财政体制改革及引智工作发展的需要,继续加大市财政经费投入,在2000年的基础上,每年递增引智经费,各区县政府也要给予一定经费支持。引智经费实行政府拨款与自筹资金并举,国家拨款和单位资金配套共担的经费筹集办法。政府拨款主要用于重点引智项目的开展,单位自筹资金主要用于单位自身发展迫切需要的引智项目。
要改革和完善引智资金使用管理办法,认真编制年度引智经费预算,鼓励各部门积极筹措资金,不断加大引智工作经费投入来源,多渠道、多层次地吸纳民间资金和利用国外企业提供的资助为引智事业服务。对引智经费实行项目预算管理,经费使用严格审计监督。
(七)加强引智宣传工作,扩大引智工作影响
充分认识引智工作的重要性,利用多种形式宣传引智工作。对外要积极宣传国家和我市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绩和引进外国专家的各项政策,吸引更多高素质人才。对内要加大宣传引智工作成果,扩大引智工作影响,让更多人了解和支持引智工作。
(八)加强引智队伍建设,加快引智干部培养
要加强对引智干部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业务培训,重点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法律、法规知识、现代管理知识和履行岗位职责必须掌握的政策、规章、制度、方法,提高引智干部的综合业务素质,努力做到“高素质、懂经济、会外语”,既能适应形势发展需要,又能脚踏实地、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对优秀青年干部要有计划地选派出国培训,努力建立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廉洁高效的引智干部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