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地禁止现场搅拌混凝土
建材超市要增小包装干拌砂浆
——北京市散装水泥“十一五”发展规划发布
为落实《北京市城市总体发展规划》目标,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结合北京市经济发展、固定资产投资、城乡人民生活水平以及建筑、建材、房地产业的发展趋势,市建委近日编制并发布了《北京市“十一五”时期散装水泥发展规划》,提出了北京市“十一五”期间散装水泥的发展目标、工作重点及保障措施,禁止现场搅拌混凝土,小包装干拌砂浆进入建材超市等成为行业瞩目的焦点。
近年来,随着房屋、市政工程的发展及奥运工程的全面开工,建筑砂浆市场容量正以前所未有的态势急剧增加。而与此同时,散装水泥现场搅拌造成的大气污染也一直是“稳居”我市粉尘排放的大户;除此之外,大量使用后丢弃的袋装水泥包装袋所造成的垃圾,每年就为北京增加固体废弃物近千万吨;而立窑水泥相对旋窑水泥而言亦因生产工艺落后,产品质量不稳定成为限制进京的对象。
据了解,和施工现场搅拌砂浆相比,预拌砂浆具有明显的优势:一是产品质量高,可以适应不同的用途和性能要求;二是有利于使用自动化施工机具,提高施工效率;三是有利于推进墙体材料的革新,便于文明施工和减少环境污染。
鉴于此,《规划》提出,“十一五”时期发展散装水泥的指导思想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首都城市总体发展规划战略目标,以完善政策法规为保障,从使用环节入手,加快推广高强高性能混凝土和预拌砂浆,建立预拌砂浆物流配送体系,推进新城建设和新农村建设中散装水泥的应用。限制外埠袋装水泥和立窑水泥进京,充分发挥市场资源配置的作用,确保北京市全面实现水泥散装化,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创新、和谐、宜居的新北京做出贡献。
《规划》指出:到2010年,本市水泥生产企业散装水泥供应能力达到100%,散装水泥供应率达到90%以上,散装水泥使用率达到85%以上。禁止现场搅拌混凝的范围由规划市区、区县城关镇地区扩大到中心城和新城建设工程中;禁止现场搅拌砂浆的范围将由四环内扩大到中心城建设工程中,在装饰装修工程中推行使用预拌砂浆,引导小包装干拌砂浆进入建材超市。
《规划》强调,以北京市调整城市区域功能和发展空间布局、促进新农村建设为契机,推动本市散装水泥的发展。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各级行政管理职能部门的作用。另一方面要结合北京市新城和新农村建设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宣传和培训,提高施工企业认识水平和技术人员的专业技能,鼓励在农村建立散装水泥物流配送站,建立农村散装水泥供应和使用体系。外地水泥进京备案企业要进一步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和有关标准的要求,外埠进京水泥企业应当满足规模、生产工艺、发散综合配套能力、环保、进京散装比例等要求,切实改变外埠袋装水泥和立窑水泥大量进入北京的局面。
《规划》同时提出了“完善政策法规、健全标准规范体系、加强组织领导与协调、加强科技研发、积极开展试点示范、加强宣传培训、加大专项资金的支持力度、健全散装水泥物流体系”八项实施措施。为此,市建委将建立部门联动、政策集成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各行政主管部门职能,从建筑设计、材料招投标、工程竣工验收、施工现场管理、施工企业资质动态监管、工地环保监管等环节入手,制定发展散装水泥的鼓励及处罚政策措施,加强对建设、设计、房地产开发、生产、运输、施工、监理等责任单位使用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的监管工作。争取把发展散装水泥融入北京市环保、交通、税收等与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促进首都和谐社会建设的相关政策体系中,提高立法层次,实现依法推动散装水泥发展。
来源: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