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在去年完成旧城区1万户房屋保护修缮工作基础上,今年我市继续加大工作力度,市财政安排了10亿元资金,各区也安排了相应配套资金,用于旧城区2万户房屋保护修缮工作,并将此项工作列入了市政府重要实事和折子工程。
截至目前,已累计开工房屋33571间,涉及居民23197户,约52.19万平方米;已完工房屋32794间,涉及居民22382户,约50.35万平方米;已疏散居民2004户,完成年初修缮计划的122%。
今年的旧城房屋保护修缮工作采取了以下措施:
首先,市相关部门联合下发了《北京旧城历史文化街区房屋保护和修缮工作的若干规定》,并制订了资金支持的具体办法,明确了旧城房屋修缮的指导思想和实施原则,为依法有序推进旧城房屋保护修缮工作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其次,市有关部门邀请古建专家对计划修缮房屋院落的分类评估,明确了院落的分类和拆、改、留性质,并对施工人员进行了全面培训。同时,在房屋修缮过程中及结束后,邀请相关方面专家进行检查指导,为旧城房屋修缮工作提供了充分的技术保障。
同时,各区按照“招标优、材料优、施工优、效果优”的标准严把修缮工程的每个环节,各社会专业监理公司负责全程监理,各级建设质量监管部门严格把关,保证了工程质量。参建各方严格执行房屋修缮标准,本着修旧如旧和切实改善居民居住条件的原则,力争做到房屋修缮和风貌保护相统一,得到了居民的理解和支持。
此外,市有关部门和各区政府统筹协调历史文化街区内煤改电、环卫设施改造、架空线入地、胡同外立面整修等市政改造和环境整治工程,努力做到统一设计,统一实施,避免了重复施工给居民生活和周边环境带来的影响。
综合考虑区域发展规划和产业定位,保护街区原有风貌特色,有关部门充分利用原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坚持保护与发展并重,积极打造特色街区,形成了前门大街、大栅栏西街、烟袋斜街、南锣鼓巷等一批具有浓厚传统文化特色的商业街区。
今后,我市将继续按照“修缮、改善、疏散”的总体要求,完善政策体系,健全工作机制,推动旧城房屋保护修缮工作有续开展。
来源: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