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建设工程材料供应企业市场行为信用评价管理办法(试行)》于2014年3月17日发布,2014年8月1日起开始实施,北京市建筑节能与建材管理服务平台–供应企业市场行为信用评价系统,也将于8月1日在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官方网站同步上线运行。
随着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世界城市建设、首都功能定位和京津冀一体化规划的实施,原有的建材生产逐步向周边省市转移,我市建设工程使用的大多数建材已经或即将主要依靠外省市供应,建材质量的生产源头监控逐步弱化。按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市场诚信行为信息管理办法》文件要求,我市将以“淡化事前审批,强化跟踪检查,严格事后监管分析”为原则,对建材供应企业市场行为进行信用评价管理,逐步树立诚信的市场环境,培育诚信经营的市场主体。
我市首批进行试评的建材品种为预拌混凝土、防水材料、建筑外窗、塑料管材管件四种,评价对象为以上四种建材的供应企业。未来,纳入信用评价管理的建材品种和企业范围,将在试评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评价方法和系统程序后逐步扩展。
从今年8月1日起,向本市在建及未开工工程供应上述四类建材的企业,将全部纳入北京市建筑节能与建材管理服务平台——企业信用评价系统实施监管。按照《办法》规定,建材供应企业在向本市建设工程供应建筑材料前,需要先登录评价系统进行企业基本信息登记,同步建立该企业在本市供应建材的永久信息账户。建材供应企业在向本市建设工程供应建筑材料后,应及时登录评价系统如实上报供应信息。北京市建筑节能与建材管理服务平台将实时获取本市建设工程建材采购信息,并自动与供应信息比对,发现未进行供应信息上报的,评价系统将自动计入企业信用,每未报信息一次扣2分。
建材供应企业市场行为信用基础分值为60分,最高分为100分。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将对得分在80分以上的企业在政府投资工程、重点工程等项目的建材招投标时给予激励。对60分以下的采取约谈、重点抽查、质量警示等重点监控措施。企业得分低于40分或有严重违法违规情形时,可判定该企业出现了较为严重的信用危机,管理部门可按照《北京市建设工程材料使用监督管理若干规定》和本《办法》有关规定,对供应企业进行通报,并在一定时期内限制其参加本市建设工程材料投标,造成严重后果的,将清出本市建设市场。
通过开展建材供应企业市场行为信用评价,将有力打击建材供应的不诚信行为,提升供应企业的责任意识。与此同时,倡导全社会对建材产品质量的监督,强化公众参与意识,有利于逐步树立诚信自律的建材市场环境,提高我市建设工程质量。
来源: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