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体群字〔2019〕21号
各区体育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社会发展局、燕山体育运动中心,各有关单位: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为落实《北京市全民健身条例》和《北京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的目标任务,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办人民满意的体育,引领群众主动、文明参与健身气功活动,共享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市体育局研究制定了《2019年北京市健身气功工作计划》,现印发给你们。请各单位结合实际情况,认真抓好落实。
请各单位于2019年4月26日前将本地区的2019年健身气功工作计划、现有人才库人员信息报送至市社体中心气功办(联系人:杨琳;联系电话:83167229;电子邮箱:bjjsqg@163.com)。
北京市体育局
2019年4月9日
(此件公开发布)
2019年北京市健身气功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工作的重要论述,落实《北京市全民健身条例》和《北京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的目标任务,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办人民满意的体育,进一步夯实健身气功项目发展基础,推动健身气功工作在本市持续健康稳步发展,促进健身气功特色管理体系的形成,更好地发挥其政治、文化和健康功能,为维护稳定、弘扬文化、传播健康做出积极贡献。
二、工作目标
以人民为中心,针对群众的健康需求,开展健身气功项目的普及推广和管理工作。以全局的观点审视,在社会稳定的大环境中考虑,坚持政府主导,依法治体,发挥政府职能不越位、不缺位、不错位。加快工作创新,转变工作方式,借助移动互联网等技术,升级健身气功管理、普及和推广手段,提高工作效率,增强工作时效性。加强与有关部门和新闻媒体的合作,扩大健身气功影响力,占领气功阵地,促进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引导爱好者科学参与习练健身气功。开展丰富多彩的健身气功比赛、活动和培训,满足不同群众的健身需求,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努力实现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加强健身气功行业管理,适应新时代体育事业发展新要求。
三、工作计划
(一)站点管理
1.规范“设立健身气功站点”的行政许可审批工作,引导区体育行政部门梳理审批流程、规范行政行为。
2.加大健身气功站点信息数字化、网络化管理建设,依托“北京健身气功”微信小程序,将市体育行政部门的统筹和统计、区体育行政部门的管理和年检、基层健身气功站点信息和运行纳入同一平台,以每个站点为单位,做到站点信息实时更新、即时查询、在线管理、网上年检申请,不断完善本市健身气功站点建设。
3.各单位要积极进取,在保证站点质量的基础上,继续加大站点建设力度。
(二)推广普及
1.组织举办第二届全国健身气功·八段锦交流比赛大会,大会期间举办健身气功·八段锦集体赛和个人赛,开展健身气功·八段锦名师讲座,将比赛和培训讲座相结合,打造赛训一体的交流平台。
2.与有关部门合作,加强健身气功宣传力度,开展健身气功比赛和展示活动,不断扩大正面阵地,协力抵御有害功法的侵蚀。
3.与市中医管理局合作,培训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及其他医院医护人员健身气功理论和技能,结合中医“治未病”工程,在医疗机构发挥健身气功的养生、保健和康复功能,探索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的发展途径。
4.充分利用好“北京健身气功”微信小程序、微信公众号、手机客户端,创办以服务健身气功爱好者为主、兼顾管理功能的健身气功客户端。
5.与北京体育广播合作,通过“1025动生活”和“界内界外”推介健身气功项目。
6.开展健身气功下基层巡回教学,组建专业师资团队,在本市健身气功站点进行面对面教学,切实提高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
(三)行业管理
1.按照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的部署和要求,稳步推进健身气功段位制工作,指导市区两级做好健身气功段位晋级工作。
2.加大对本市健身气功裁判员队伍的管理,提供裁判员执裁机会,提高裁判员执裁水平,壮大裁判员队伍。
(四)比赛活动
1.全国百城和千村健身气功交流展示大赛
东城、西城、石景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和燕山地区开展百城活动,其他区选择开展百城或千村活动,计划于11月前完成。
2.组织全国百城千村健身气功交流展示暨全国健身气功站点联赛北京市预赛,选拔参加全国健身气功站点联赛队伍。
3.组织北京市第十一届体育大会健身气功比赛暨体育公益活动健身气功社区行。
4.组队参加京津冀健身气功交流展示大会。
5.组队参加2019年全国健身气功站点联赛。
6.组队参加全国健身气功气舞展演大赛等各项全国交流比赛。
(五)培训工作
1.举办健身气功社会体育指导员岗位培训班。
2.举办中医师健身气功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班。
3.选拔推荐优秀健身气功习练者参加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组织的各项健身气功培训。
四、工作要求
1.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健身气功管理工作,在组织和经费上给予保障。
2.规范站点审批程序,坚持统筹兼顾原则,妥善处理发展与稳定、局部与整体、当前和长远的关系,做到质量与数量并举。
3.以地区为核心,利用“北京健身气功”微信小程序,统筹辖区健身气功站点做好站点管理数字化、网络化工作。
4.配合市体育行政部门有关推广举措,同时做好与辖区有关部门的协调,跨界融合,重点做好与区卫生健康委的合作,积极推广健身气功项目,引领群众主动、文明参与健身气功活动,为群众提供健身气功服务。
5.积极开展全国百城和千村健身气功交流展示大赛等比赛和活动,日常活动坚持小型多样、就近就便,办好群众身边的比赛和活动。
6.积极配合做好健身气功下基层巡回教学工作,为巡回教学提供场地、人员支持。
7.加大本地区健身气功裁判员队伍建设,培养二级、三级健身气功裁判员。
8.完善组织建设,积极承办、组队参加全国比赛、巡回教学等活动,关注“北京健身气功”微信小程序、微信公众号和手机客户端信息;着重培养精英团队,便于在辖区更好地宣传和推广健身气功项目,共享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
9.完善各区健身气功人才库建设,及时将本地区符合条件的人员信息报送至市社体中心气功办,以便于网上人才库信息更新。
来源:北京市体育局
温馨提示:微信搜索公众号【大京事】,关注后在对话框回复【相应关键词】即可获取北京社保医保|公积金|居住证|小车摇号|公租房|政府补贴|公务员事业单位招聘等指南信息。

.jpg)
全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