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体育局关于开展2023年度北京市青少年运动员注册工作的通知

京体青字〔2022〕26号

各区体育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社会事业局:

  现就2023年度北京市青少年运动员注册工作通知如下:

  一、文件依据

  依据《北京市青少年运动员注册管理办法(试行)》(京体竞技字〔2011〕10号),并结合实际工作适当调整。

  二、注册人员范围

  包括首次注册运动员和年度确认运动员。

  1.从事业余训练的适龄青少年运动员。

  2.已输送市属优秀运动队和二级运动班的适龄运动员。

  3.田径项目不超过19周岁(含),其他项目不超过18周岁(含)。

  4.非北京户籍运动员首次注册年龄不超过15周岁(含)。

  5.港澳台籍运动员由各区审查备案,无须上传系统。

  三、注册程序及所需材料

  (一)首次注册。如实填写《北京市青少年运动员首次注册登记表》和《运动员反兴奋剂承诺书》,本人携带身份证、户口簿、学籍材料等原件,到区体育局进行注册,未成年运动员须由监护人陪同;各区体育局对其信息进行审核,确认无误后,再现场采集相关信息,通过北京市青少体育注册与管理系统提交,原始资料复印存档备查。

  (二)年度确认。各单位组织对拟确认注册运动员进行逐人梳理,核对资料是否过期;向运动员或其监护人直接征询确认意向,并填写《北京市青少年运动员年度确认登记表》后,凭个人身份证再次通过系统提交运动员信息,确保信息准备无误。

  (三)跨区流动。原注册单位与新注册单位已达成交流协议的,填写《北京市青少年运动员注册流动协议书》并加盖双方公章;未能达成交流协议的,原单位须签注意见后,加盖公章,由新注册单位将填写好的《协议书》加盖公章,于2023年2月15日前,以区体育局为单位一次性将协议书(一式三份)报送市体育局,并区分拟转入、拟转出、单方备案情况,填报流动注册运动员统计表。

  (四)所有报送环节均由注册单位负责注册的工作人员完成,严禁以各种理由交由运动员监护人或教练员完成。请各区填写《各区负责注册工作人员联系表》,于2023年1月6日前加盖公章报送市体育局(联系人:张立川;联系电话:010-87244842)。

  四、注册时间

  本注册期数据上传时间为2022年12月28日9时至2023年2月28日18时。市体育局在各单位上传结束后开始抽查复核,未通过复核的运动员统一退回。对因技术问题或非违规原因被退回的,允许重新提交一次(具体安排另行通知),仍无法通过复核的,本年度注册不成功。

  五、工作要求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运动员注册是年度青少年体育领域的一项重要工作,直接关系体育后备人才培养选拔。各单位要切实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严密组织实施。要针对当前工作特点,细化工作安排,减少人员聚集,有序展开。要认真学习有关文件规定,准确理解把握精神,加强工作沟通,有效化解矛盾。凡工作中遇到问题,及时向家长、运动员讲清政策,耐心沟通,友好协商,积极解决问题。

  (二)要严格落实责任。各区体育局和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社会事业局要认真履行主体责任,指定责任心强、业务能力强、敢于担当的同志专人专责,对每名运动员提交材料进行真实性审核,尤其是非北京籍运动员、拟流动注册运动员,确保准确无误(具体要求不变)。要建立注册工作“一本账”,分门别类列表登记,在截止日期前,以区为单位统一报送新增注册运动员名册、流动注册运动员名册、港澳台籍运动员备案名册(含新增、确认),并加盖公章(样表同2022年)。进入新周期,要对每名运动员年龄、照片、学籍证明等材料进行核对,重新刷身份证确认,并将照片更新为近期免冠彩色照片,力求清晰准确,凡无法辨认的,一律视为无效。

  (三)要规范工作流程。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严格落实规章制度。要规范工作程序,按步骤开展工作,尤其对新注册的要当面解读注册政策,讲清权利义务,对确认、流动等运动员要逐人核实情况,把情况摸准摸细,落实签字、刷身份证等规定程序,做到步步规范、有据可查,防止工作疏漏,造成后期工作被动。从严落实信息审查,对更改年龄、冒名顶替、弄虚作假等违反规定的行为,一经查实,将依纪依规严肃处理。

北京市体育局     

2022年12月23日    

  (此件公开发布)

来源:北京市体育局

温馨提示:微信搜索公众号【大京事】,关注后在对话框回复【相应关键词】即可获取北京社保医保|公积金|居住证|小车摇号|公租房|政府补贴|公务员事业单位招聘等指南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