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月北京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4%

1-11月,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564亿元,同比增长10.4%,两年平均下降0.1%。其中,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网上零售额为4916.8亿元,同比增长20.5%,两年平均增长25.3%。

从消费形态看,商品零售12528.7亿元,同比增长9%,两年平均增长0.4%;餐饮收入1035.3亿元,同比增长31.7%,两年平均下降5.3%。

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商品类值中,同比增速较高的有:饮料类商品实现零售额223亿元,同比增长38.8%;金银珠宝类商品实现零售额274.3亿元,同比增长33.7%;石油及制品类商品实现零售额427亿元,同比增长29.7%;文化办公用品类商品实现零售额915亿元,同比增长23.2%;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商品实现零售额527.5亿元,同比增长20.9%;日用品类商品实现零售额673.7亿元,同比增长20.6%;通讯器材类商品实现零售额1972.4亿元,同比增长20.4%。两年平均增速较高的有:饮料类、通讯器材类、体育娱乐用品类、文化办公用品类、日用品类和烟酒类商品,两年平均增速分别为43.3%、32.3%、12.6%、12.5%、11.5%和11.4%。

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增速

                                  单位: %

附注:

一、统计范围

北京市地域内有消费品零售业务活动以及提供餐饮服务活动的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

二、采集渠道

按照《批发和零售业统计报表制度》、《住宿和餐饮业统计报表制度》要求:①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1]通过联网直报系统上报统计数据;②限额以下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通过抽样调查获取数据,进而推算总体。

三、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指企业(单位、个体户)通过交易直接售给个人、社会集团用于非生产、非经营用的实物商品金额,以及提供餐饮服务所取得的收入金额。

其中:限上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网上零售额:指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企业通过互联网取得订单并直接售给个人、社会集团用于非生产、非经营用的实物商品金额以及提供餐饮服务所取得的收入金额。

  四、相关说明

两年平均增速是指以2019年相应同期数为基期,采用几何平均的方法计算的增速。

[1]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统计限额标准:①批发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②零售业: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③住宿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万元及以上;④餐饮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万元及以上。

来源:北京市统计局

温馨提示:微信搜索公众号【大京事】,关注后在对话框回复【相应关键词】即可获取北京社保医保|公积金|居住证|小车摇号|公租房|政府补贴|公务员事业单位招聘等指南信息。